今年以來,重慶水務環境集團研發投入超1.5億元,研發投入強度穩步提升;新獲授權專利166項,累計取得專利1480項;新獲批地方標準2項,累計獲批各類標準46項。數據背后,是其為“生態環保”插上科技翅膀的生動實踐。
為積極培育創新生態,重慶水務環境集團在現有科技創新制度基礎上,逐步深化項目負責人制、“揭榜掛帥”機制,激發科創人員主觀能動性。目前,該公司所屬單位圍繞低碳源污水處理工藝、供排水系統績效評估等實施了一批“揭榜掛帥”項目。
在產研融合方面,重慶水務環境集團與多所知名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共同開展一系列產學研合作項目。以“垃圾焚燒煙氣高分子脫硝技術”研發為例,三峰環境集團研發團隊與重慶大學化工學院展開緊密合作,成功研發高分子藥劑配方及脫硝劑噴槍系統。該系統示范應用于三峰環境集團豐盛項目,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經濟性。目前,研發團隊已成功將該技術推廣應用于數十個內外部項目,年銷售收入超過2000萬元。
三峰御臨環保發電項目全國首個垃圾焚燒清潔焚燒與近零排放技術示范項目
重慶水務環境集團支持各所屬單位探索、建立、完善“技術研發——成果轉化”體系,形成更為有效的成果收益分享機制,在高質量研發的基礎上高效推動成果轉化。
針對山地城市供水系統零散、管網互通性能與效率差等問題,通過試驗研究、工程應用示范等,重慶水務股份公司研發了“山地城市組團復雜供水管網水質監測點優化布置技術”等四項關鍵技術并進行集成,形成了“山地城市供水安全低碳智慧輸配關鍵技術與應用”成果。目前,該技術成果已在重慶13個區縣及西藏地區推廣,近三年推廣區域日供水量共計223萬立方米/天,受益人口1269萬人,年節電量6418萬千瓦時。
洛磧廚余垃圾處理廠是以家庭廚余垃圾處置為主業的垃圾處置中心
針對餐廚垃圾收運效率低、物流信息粗放等問題,重慶環衛集團構建了覆蓋中心城區家庭廚余垃圾的全量化處置系統,集成圖像識別、傳感器等技術,像管理快遞一樣管理垃圾,以高效、穩定的干式厭氧消化核心技術完成垃圾處置,實現從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到處置等全過程信息流、物質流可視化可追溯,實現每一桶垃圾“從哪來、到哪去”一清二楚。通過對家庭廚余垃圾處置技術革新,還形成全國處置規模最大的分選、處置基地,實現垃圾日均高效智能分選、處置一千余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