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在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農業試驗田,自動灌溉、土壤肥料測試設施等現代化農業設施整齊排列,工作人員逐個檢查設施運行情況,為即將到來的耕種做足準備。
山東濟寧供電公司員工到珞石(山東)機器人集團有限公司走訪服務。 袁虎 攝
登海種業公司位于萊州市,是一家從事玉米種子培育、特用農作物種植的高科技農業企業,先后育成通過國家和省級審定的玉米品種390多個,累計推廣種植面積超15億畝。2月17日,該企業主要創建人李登海作為山東民營企業家代表走進人民大會堂,參加了民營企業座談會。
春季是登海種業公司農業生產的關鍵期。萊州市供電公司根據山東新推出的農業分時電價政策幫助企業調整生產時序,建議企業把灌溉、育種等用電量較大的生產活動安排在執行谷段電價的10~15時,預計能為企業減少電費支出10余萬元。針對登海種業公司電氣化設備多、對供電可靠性要求高的特點,萊州市供電公司還為該企業實施了“雙電源”改造,讓企業生產用電更可靠。
山東是民營經濟大省,有民營經營主體1400余萬戶,占全省經營主體的98%以上。從2015年至今,山東民營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近年來,山東鼓勵、引導、支持民營企業大膽創新、放手創造,陸續出臺“營商環境創新提升59條”等支持政策,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于2024年11月底發布“電滿格·靚齊魯”賦能民營經濟發展十項措施,超前規劃建設電網,加強電網檢修運維,充分發揮電網基礎支撐和投資拉動作用,推廣“高效辦成一件事”“供電+能效”等服務舉措,服務民營企業做強做優。
2月25日,在淄博紐氏達特機器人系統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全自動生產線上的智能機械臂從物料堆中準確抓取目標零件,快速完成產品裝配。一臺臺機床機器人、焊接機器人、碼垛機器人陸續下線。依托機器視覺、自適應控制系統,該企業生產車間實現24小時關燈生產。
這家民營企業主要從事各類機器人產品生產,生產線由智能機器人、自動化設備和計算機控制系統組成,對電壓波動非常敏感。淄博供電公司根據企業生產特點,開展“雙主供線路+動態監測”服務,通過動態監測系統實時監測電壓、電流等數據,若一條線路出現故障,其他線路能“無縫切換”,確保電力供應可靠平穩。
可靠供電給企業擴大生產增添了底氣。今年年初,該企業投資16.7億元建設新一代機器人制造工廠,建成后年產量可達150萬臺。
近年來,山東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把各項服務保障措施做實做細,極大激發了民營企業投資創業熱情。2月24日,在全省抓項目擴投資穩增長推進會、2025年春季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上,1006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0427億元,民營企業項目數量、投資金額均超過半數。
國網山東電力聚焦民營企業項目建設,超前研究電源接入系統方案、供電方案,及時做好配套電網工程規劃、立項和建設,制訂針對性綜合保障方案;全面推廣并持續優化企業“開門接電”服務,將電力服務前移至項目招商、土地出讓等環節,推動項目“拿地即開工、摘牌即接電”。
優質供電服務還體現在企業不斷提升的用能水平中。位于諸城市的渤海水產城總占地面積600多畝,園區已投運十座單層冷庫和兩座多層冷庫。
隨著冷庫倉儲量增長,節能降耗、降本增效成為園區的重要課題。濰坊供電公司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依托國網山東電力“火石”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了能效溫度智慧融合調控模型。該模型基于用電量、溫度等數據,為冷庫能效管理提供支撐,幫助園區提升用能水平,實現降本增效。
“火石”工業互聯網平臺連接企業客戶、設備廠商和服務提供商,接入各類設備超160萬臺,覆蓋化工、輕工等十大行業,形成貫通生產制造、節能減排等九大領域的58項典型問題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提升用能水平,目前已服務企業7萬余家,其中90%為民營企業。
面對新機遇,謀求新發展,山東民營企業活力迸發,正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加速跑。(王斌 張方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