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至29日,為期6天的第十五屆全國電力行業(配電帶電作業)職業技能競賽決賽將在廣東佛山舉行。
本次競賽為電力行業首屆配電帶電作業國家級競賽,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聯合主辦,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承辦,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東電網佛山供電局(以下簡稱“佛山供電局”)共同協辦,是國內有史以來等級最高、規模最大、參賽范圍最廣、參賽人數最多、活動內容最豐富的帶電作業競賽,將有來自全國各地的80支隊伍,超720人參賽。
屆時,佛山這座很能“打”的“世界功夫之城”,將迎來一批代表著全國電力行業配電帶電作業最高水平的“武林高手”。作為“東道主”,佛山供電局全力以赴為大賽舉辦保駕護航。
精心籌備 打造歷史空前的行業盛會
配電帶電作業自1954年肇始,歷經70年的發展,已成為電力生產中不可或缺的技術工種。在獲悉2024年將舉辦全國帶電作業職業技能競賽的信息后,佛山供電局在上級的指導下,主動對接中電聯,邀請中電聯完成基地調研、承辦競賽實施方案研討會等工作,推動賽事落地佛山。
恰逢其勢,傾力施為。為協助辦好這次國內最高級別的配電帶電作業技能競賽,佛山供電局編寫總體和專項工作方案,精心籌備,掛圖作戰,成立組織協調、專業技術、賽務工作、后勤保障、信息技術等多個專業工作組,一方面,與中電聯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通過現場協調會、線上視頻會等方式,推進賽務事項有效決策落地;另一方面,全力當好“東道主”,在競賽專用場地、組織、技術、安全措施“三落實”前提下,對賽事準備工作的細節進行極致打磨,力爭做到高水準、高質量。
標準、專業的競賽場地是賽事順利舉辦的重中之重。佛山供電局生產技術部等專業部門先后組織業務骨干多次調研候選場地,制定多個比較方案,最終確定對基礎條件好、周邊環境優的南海培訓基地配網訓練場進行升級改造,設計建設規模為8回線路16個工位、團體及個人工位依次交錯的競賽場地。工程建設期間,專人駐扎工地,克服地質條件差、夏季高溫降雨頻繁交替等問題,于9月下旬高標準完成決賽場地建設任務。
結合專家研討、場地驗收、場地熟悉等節點,佛山供電局邀請中電聯和各級專業組到食宿酒店、實訓基地開展勘察,推演競賽流程、確定全流程動線。對各專業組子方案進行逐一審核、一對一反饋,細化分解形成協辦工作流程表單,206項流程節點不重復、不漏項,確保各項任務時點明確、要求清晰、責任到人。10月下旬場地通過中電聯專家組的驗收,為賽事的順利舉辦奠定堅實基礎。
“我們對各環節反復演練,確保萬無一失,力爭促成本項賽事成為全國帶電作業專業一次歷史空前的盛會,讓每一位選手都能在此盡情揮灑才華。”佛山供電局工會辦公室主管麥杰濤表示,此次競賽是佛山供電局首次承接全國級技能競賽,自籌備工作啟動以來,賽事組織、場地建設、設備維護、軟件調試和醫療應急等各項工作一直有序開展。
據悉,為確保賽事順利舉行,佛山供電局成立了數百人的專業服務團隊,對選手的衣、食、住、行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務,并完善醫療、應急、救援等保障體系,對賽事涉及的各環節進行模擬推演,營造安全、可靠、貼心的競賽環境,確保選手們能賽出水平、賽出風采。
與此同時,面對這場在“家門口”的高規格賽事,佛山供電局全身心投入到緊張的備賽中。從今年4月開始,佛山供電局開展了多輪內部集訓選拔和進階式培訓工作,聘請專業教官強化隊伍體能和精神面貌,通過每周理論和技能考核提升參訓人員的實戰應變能力,在作業項目中也突破常規采用多種作業手段相結合的方式優化作業流程,并數次自主設計改進工器具大幅度提升作業效率和規范性等,不斷夯實參賽人員理論基礎,提升綜合素質和實操技能。目前,佛山供電局共有8人進入最終決賽名單,集訓人員正按計劃進入沖刺階段,力爭取得佳績。
科普鏈接 帶電作業助力佛山供電可靠性全國領先
穿著密不透風的絕緣披肩,戴著墨鏡以及厚厚的絕緣手套,在幾十米的高空“全副武裝”作業,這就是供電局帶電作業人員常見的工作場景。在廣東的盛夏時節,這套足有3公斤多重的裝備,能讓人5分鐘不到就全身濕透。
“帶電作業”,顧名思義就是在帶電情況下開展線路作業,作業對象包括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設備、架空輸電線路、配電線路和配電設備等。與斷電作業相比,帶電作業的危險性和難度性都會高出很多,需要經受高空、高壓、高溫等考驗。
既然這么危險,為什么還要開展帶電作業呢?佛山供電局帶電作業班吳慧峰給出了答案。據其介紹,電氣設備在長期運行中,需要經常測試、檢查和維修,在以前技術設備不那么先進的年代,只能進行停電檢修,這給居民生活,尤其像醫院這類對供電連續性、可靠性要求高的公共服務單位帶來了極大不便。秉持“不停電就是最好的服務”的理念,“帶電作業”就此誕生。
在帶電作業崗位上工作30年的吳慧峰看來,如今的帶電作業既是最危險的崗位,又是最安全的崗位。“大家看到的是這項工作與高壓電打交道的危險,但其實,現在帶電作業的設備已經很先進,只要嚴格執行安全措施,安全是有保障的。”吳慧峰表示,除了貼身的絕緣裝備外,絕緣斗臂車、履帶式帶電作業車、多功能綜合作業車、剪叉式絕緣平臺等先進設備都為帶電作業提供了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當前,居民生活和企業生產對用電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保證供電可靠性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帶電作業的普及應用,能有效減少停電時間,避免電量損失,在電網穩定運行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佛山供電可靠性連續14年穩居全國前十的背后,離不開帶電作業的強有力支撐。
“每次帶電作業完成后,我們的設備更安全了,供電更穩定了,而周圍的一切運轉如常,這就是我覺得最有成就感的時刻。”吳慧峰自豪地說道。安心用電,不被打擾,讓居民的生活便捷如常,讓工廠的機器運轉如常,這或許就是帶電作業的意義和價值。
羊城派文、圖 | 記者 張聞 通訊員 弗甸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