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光伏龍頭通威股份披露公告稱,公司擬與潤陽股份、上海悅達新實業集團新能源有限公司等潤陽股份相關股東、江蘇悅達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增資意向協議》。
根據協議約定,由江蘇悅達集團有限公司對潤陽股份進行現金增資10億元;在通威股份完成對潤陽股份盡職調查以及審計、評估工作,并與各方達成正式增資具體方案后,通威股份以自有或自籌資金向潤陽股份現金增資,同時現金收購江蘇悅達集團有限公司前述增資10億元取得的潤陽股份股權,合計取得潤陽股份不低于51%的股權。交易完成后,潤陽股份將成為通威股份控股子公司。
資料顯示,潤陽股份已形成自上游工業硅到終端光伏電站的完整產業鏈布局,公司2023年太陽能電池出貨量位列全球前五。而通威股份2023年的高純晶硅、太陽能電池產品出貨量保持全球第一,此次交易被認為是光伏行業加速推進資源優化整合的標志性事件,同時也是通威股份又一次逆周期收購新資產之舉,受到了市場廣泛關注。
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收購計劃或是光伏行業新一輪整合的開始。在光伏產業鏈價格總體步入低位,行業承壓的背景下,企業通過收購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優化配置,有助于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逆周期收購優質資產
公告顯示,作為本次《增資意向協議》的標的公司,潤陽股份已建立5.5萬噸工業硅、13萬噸多晶硅、7GW拉晶、10GW切片、57GW太陽能電池和13GW組件產能,并適當布局部分光伏電站業務,形成了自上游工業硅到終端光伏電站完整的產業鏈,在生產成本、產品品質、品牌價值等方面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
通威股份方面,公司目前的高純晶硅年產能超過65萬噸,太陽能電池年產能達95GW,高效組件年產能達到75GW,高純晶硅、太陽能電池、光伏組件的產品成本、質量、效率實現了世界領先。同時,通威股份正在持續推進產能擴張和研發水平、管理效率的提升。
此次交易被業界認為是“雙贏”之舉,潤陽股份和通威股份未來在海外業務方面的協同更是受到期待。
據悉,潤陽股份在美國、泰國、越南等部分海外市場建設了富有競爭力的產能,能夠滿足海外市場溯源要求。
千門資產投研總監宣繼游表示,一方面,交易的實施將有利于潤陽股份改善現金流和優化資本結構。另一方面,逆周期收購較為優質的行業資產,對通威股份來說也更為劃算。
“收購潤陽股份的資產能夠對通威股份的產能形成補充,同時,潤陽股份擁有海外產能,這對通威股份的海外布局也將起到增強作用。不僅如此,通威股份敢于逆周期收購互補性資產,也彰顯了其對光伏行業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宣繼游表示。
通威股份則表示,本次交易將有利于充分發揮公司與潤陽股份的產業鏈協同效應,進一步鞏固公司在高純晶硅、高效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等核心環節的市場占有率,并有效補充公司海外產能布局,幫助公司拓寬海外高溢價市場的銷售渠道,提升全球綜合競爭力。
行業整合或將持續
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102.48GW,同比增長近31%,需求端呈現良好態勢,但隨著近年來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產量大幅增加和價格總體下行,光伏企業經營普遍承壓。5月份,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召開的“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提出,鼓勵行業兼并重組,暢通市場退出機制。
在此背景下,通威股份的此次交易,或拉開了行業新一輪兼并重組和資源整合的大幕。
張新原坦言:“本次收購計劃或是光伏行業新一輪整合的開始,同時也符合行業的發展趨勢。我國光伏行業未來將朝著更高效、更環保、更智能的方向發展,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降低,光伏發電將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而企業們也將更加注重產業鏈的整合和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宣繼游表示,未來,頭部光伏企業兼并行業中較為優秀且未上市的中腰部企業,或將持續上演。
通威股份表示,本次交易符合有關部門關于引導光伏產業有序健康發展的相關意見,有利于促進光伏行業優質資源整合,減少社會資源浪費和產業低效競爭,提高光伏行業的整體效率。公司認為,伴隨著未來光伏產品應用場景的不斷繼續開拓、配套儲能設備的同步發展等因素的影響,光伏行業需求將長期向好。(來源:證券日報 舒婭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