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由中國能建廣東院牽頭承擔的中國能建重點研發項目《CCUS碳捕捉封存利用新技術開發研究》子課題《100噸/年CO?電催化制取合成氣技術研究和示范》評審會暨《電還原CO?制氣體燃料技術》成果評價會在廣東惠來召開。
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趙天壽擔任組長,清華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學、南方電網電力科技公司、深圳能源集團和中國能建專家組成的評審組對課題進行了評審。經評審,該成果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CO?還原電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CCUS(碳捕捉、利用與封存)是實現碳中和目標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之一。CO?電催化制合成氣技術是一種采用電驅動將CO?還原為合成氣的前沿技術,可將火電廠、鋼鐵廠、水泥廠等工業煙氣捕集的CO?通過可再生能源電力進行資源化利用,實現CCUS與新能源的耦合,發展潛力巨大。
為推動CO?電催化制合成氣技術走向商業化應用,中國能建于2021年組織實施了《CCUS碳捕捉封存利用新技術開發研究》項目,廣東院牽頭,聯同重慶大學開展100噸/年CO?電催化制取合成氣示范裝置研發工作,旨在通過對CO?電催化制合成氣的創新研究,為碳中和市場提供全新的解決方案和相關裝備產品。
會上,評審組聽取了項目整體情況匯報,并在粵電靖海電廠進行現場考察,經過嚴格評審和質詢討論,一致認為該成果圍繞國家碳中和重大戰略需求,針對電還原CO?制合成燃料技術中面臨的產物選擇性難調控、運行穩定性差并缺少放大化裝備及系統等關鍵瓶頸問題,建立了新型反應體系,研發了大面積高效電極制備技術和高導電耐蝕金屬雙極板,開發了百千瓦級CO?還原電堆關鍵裝備,建立了工業氣源CO?捕集與還原制合成氣技術及完整工藝包,建成了國內外首臺套百噸級/年CO?捕集與還原制合成氣一體化示范裝置與系統,并實現了高效穩定運行。該示范裝置的測試成功,對推動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和CO?資源化利用工程示范具有重要意義。
廣東院是國內較早開展CCUS技術研究的工程企業之一,擁有一支理論水平高、專業齊全、實力雄厚的科研團隊,承擔了多個省部級重大咨詢和科技項目,全面參與CCUS項目咨詢規劃、技術研發、工程設計和EPC總承包建設全過程,EPC總承包建成亞洲首個多技術碳捕集測試平臺,承擔了我國首個千萬噸級陸海聯動、源匯匹配的大規模、全流程CCS/CCUS集群規劃研究項目,科研與工程建設實力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王正峰、黃肇和、林海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