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碳中和 > 動態

加大新能源人才儲備,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中國能源網發布時間:2024-08-27 10:50:56

  大力發展新能源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14.5億千瓦,其中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和生物質發電裝機均保持世界第一,應用規模不斷擴大,電源結構得到明顯改善。“十四五”期間新能源行業將進一步實現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新能源產業的人才需求也將大量釋放,但目前我國新能源后備人才的培養速度卻趕不上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速度,新能源后備人才短缺與需求猛增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如不解決“人才荒”,將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產生嚴重制約。

  新能源產業后備人才面臨現實困境

  一是高校人才培養相對滯后,人才儲備不足。根據我國電力規劃,到2030年,將有50%的電力來自清潔能源;到2050年,這一數據將提升至80%。風電及光伏發電裝機量將保持長期增長,預計每年新增相關崗位近3萬人。目前我國新能源產業人才培養采用高等教育培養模式,國內有100多所高校設立新能源類專業,每年培養的風電技術技能人才數量在3000人左右,其他方面人員數量則更少;同時,部分高校開設的相應課程的實踐教學不足、實踐基地匱乏,僅停留在教學任務表面而無法滿足學生動手和設計的需求,新能源行業專業技術技能人才缺口較大,尚未建立起專門的新能源人才市場,新能源后備人才發展缺乏規劃,各類新能源企業在進行人才招聘時比較被動,因此人才培養方面仍需不斷探索。

  二是創新動力待提升。我國新能源產業經歷了由國外引進、模仿到自主創新的道路,目前已經在若干領域形成了影響全球產業體系的關鍵影響力,但多數新能源企業在技術路線、市場定位、戰略導向等方面形成了“路徑依賴”。由于研發的高難度和高風險性,部分企業缺乏進行技術研發的動力,人力投入和資金投入仍待提高。同時,新能源研發創新平臺仍顯不足,全國范圍內從事新能源研發創新的研究機構和專業技術人才相對較少,新能源技術發展的各環節都存在人才缺口。

  三是相關政策法規待完善。新能源產業在我國仍然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于新能源后備人才的培養工作起步較晚,尚未建立健全的人才培養體系,缺少完善的政策保障體系。新能源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仍受經濟、社會等因素的制約,導致我國新能源產業高端人才出現缺口。

  多措并舉培養新能源后備人才

  首先,優化新能源后備人才培養方案,從源頭“育”才。

  一是建議高校增設新能源相關專業。高等教育是培養工程技術人才的主要渠道,為了適應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人才需求,高校可根據自身學科特長、專業結構、經濟狀況、所在地產業發展以及其他經濟社會發展因素,增設新能源相關專業,培養內容可涉及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新能源領域專業知識,主要以培養在太陽能、風力發電等領域從事工程應用和技術開發工作的人才為目標,擴大人才培養規模,從根本上提升新能源產業后備人才的基礎數量,填補新能源產業后備人才空缺。二是建議增加實驗以及實踐課程。培養目標可從最基本的注重學生知識體系、要求學生掌握先進新能源專業基礎知識轉變為注重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激發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使學生更快進入行業、適應發展。可適量增加實訓課程,進而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并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工匠精神、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等人文素質,提高綜合素養。可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聯合建設實驗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創新的實踐空間、設立創新實驗室,將理論教學與技能培養深度融合,讓學生在真實的產業環境中獲取工作經驗、提高技能水平,破解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脫節、與創新實踐脫節的問題。三是建議提升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針對性。人才培養方案是落實國家教學標準、提升教育質量以及規范專業培養過程的基礎文件,高校培養目標與培養方案應與時俱進,根據當前的發展形勢不斷更新、修訂,提升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的匹配度,應面向新能源用人市場,服務新能源產業發展,按照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緊跟產業發展趨勢和行業人才需求,建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動態調整機制,做好人才培養質量評價與反饋。

  其次,推進創新培養與激勵,在成長中“強”才。

  一是建議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激勵高等院校與科學研究院所將培養的技術人才投放到新能源產業發展第一線,培養適合新能源產業發展需要的各方面人才。積極鼓勵企校聯合培養戰略性新興產業復合人才,使培養的人才更符合社會生產發展的需要,大力支持企業為高等院校與各類科研機構投資設立實驗培訓基地。二是加強對新能源產業研發力度的投入。各級政府在不斷激勵規模較大的新能源企業提高其在自主創新和技術研發方面投入的同時,還需要在政策上給予新能源企業較大扶持力度。利用財稅以及稅收政策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支持,由此降低企業在研發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較高成本,促進新能源產業研發投入的增加。三是要鼓勵高素質人才引進。可設立人才引進專項資金與高端人才引進項目資金,通過項目資金著重引進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尤其重要的是,注重引進高層次的創新型團隊。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對在技術創新方面有突出貢獻的人員給予一定獎勵與優惠政策,推進本土創新發展趨勢,同時為吸引海外優秀畢業人才來華創業提供廣闊平臺。

  再次,完善職業生涯保障,從實際“用”才。

  一是建議拓寬新能源企業融資渠道。在企業間接融資中,提倡綠色信貸、技術信貸等理念,充分發揮銀行等第三方金融機構在新能源企業融資過程中的作用,合理安排投放于新能源領域的信貸額度。推動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根據新能源企業在不同生命周期發展階段以及不同專業領域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金融服務,為新能源企業提供多樣化的融資選擇,緩解新能源行業發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經濟問題。二是加快新能源產業市場化進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市場的作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拉動人才增長,需要鼓勵社會使用新能源產品,大力支持新能源產品的宣傳與銷售,提倡成本遞減、效率提高的新能源產品發展方式。加強新能源產業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使其符合現有的新能源生產和消費水平,實現新能源產品的廣泛使用。三是制定長期發展戰略。立足各地區能源資源優勢,統籌考慮國際理論技術發展水平,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有步驟地制定新能源產業的短、中、長期發展戰略,合理配置新能源發展區域、方案,并及時根據內外部環境不斷進行更新、調整,使各部門不同研究方向的后備人才都可以在自己的領域發揮最大效用,讓人力、物力資源都得到充分利用。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全国无码视频中文字幕,无码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69aV,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国产美女在线 | 在线看的国产网站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专区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黄a∨免费无毒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