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氫內燃機批量發電項目啟動、豐田燃料電池項目投產、新研氫能燃料電池技術處于國內先進水平、簽約引進摩氫科技……今年以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氫能領域碩果頻頻,從重點項目落地到關鍵技術突破,再到生態企業引聚,北京亦莊正加速布局完善氫能全產業鏈。
重點項目落地 發展新質生產力
零碳排放不再遙不可及。
今年9月,中關村道依茨氫氣內燃機發電示范項目(以下簡稱“示范項目”)在北京亦莊舉行點火儀式。這是全球首個氫內燃機批量發電項目,也是北京市近年來在氫能領域引進的重點外資項目之一,一大應用亮點就在于氫內燃機技術能實現真正的零碳排放。
具體來看,氫氣內燃機是繼氫燃料電池之后,又一個實現以氫氣為原料、輸出電能的能源設備。示范項目是德國道依茨公司在中國設立的首個氫能應用項目,此前經過多年對接和深入交流終于落地北京亦莊,并于今年8月建成,年發電量最多可達100萬度,每臺設備每年可累計減碳約800噸。
發展新質生產力,同為北京市重點外資項目,豐田燃料電池項目(一期)也邁入新階段,已在北京亦莊正式投產,這也將加速破解氫能車燃料電池難題,進一步推動氫能產業的發展。
豐田燃料電池項目(一期)。資料圖
關鍵技術突破 筑牢綠色基本盤
氫能作為一種清潔低碳、來源多樣的綠色能源,被譽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技術創新突破將助力產業形成“綠色底色”。
攻堅克難,新研氫能是行業“佼佼者”。作為一家專注于氫能技術革新與應用、燃料電池電堆、系統與測試平臺研發、生產與銷售的專精特新企業,新研氫能的燃料電池技術處于國內先進水平,創造了電堆在-47℃和-52℃無助冷啟動的世界紀錄。新研氫能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技術和工藝的創新,我們研發的燃料電池在續航里程、低溫啟動、電效率等方面都有亮眼表現,為加速我國燃料電池的商業化進程提供了技術支撐。”前不久,新研氫能49噸重卡還完成大連金普新區-沈陽大東區全程402公里高速直達運行,貫通沈大高速氫能走廊。
此外,三盈科技在氫電能源加注領域深耕多年,宇航推進基于液體火箭發動機傳熱、流體等原有研發優勢,在氫預冷器(微通道換熱器)方面實現國產替代……一項項技術創新,為北京亦莊的氫能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全產業鏈布局 促進集群化發展
隨著一家家“新朋友”的引入,北京亦莊氫能產業鏈越來越完善。
今年8月,北京亦莊和中國兵器裝備集團自動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摩氫科技簽署了《經濟發展合作意向書》。前者是國內一流的智能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重點布局武器裝備、智能制造、智能傳感、智能測控等領域;后者是一家以甲醇重整制氫技術和富氫燃料電池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簽約后,摩氫科技將牽頭在北京亦莊成立項目公司,開展產品推廣工作,進而投建生產項目。
加速引“氫”聚產,打造產業發展的“金字招牌”。北京亦莊進一步完善覆蓋氫能產業的制、儲、運、加、用、研等全產業鏈布局,并依托智能制造、航空航天、信息技術等產業領域優勢,促進企業跨領域合作,為產業集群化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面向能源轉型浪潮,北京亦莊作為京津冀燃料電池示范城市群成員單位之一,將進一步聚焦技術創新與產業鏈建設、車輛推廣與示范應用、政策制度環境建設等任務,積極培育氫能產業,助力北京打造氫能產業創新高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