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在福建省福清市漁溪鎮建新村村民阮康德的龍眼園里,十幾名村民手持剪刀,將一串串龍眼果剪下,放入竹籃里。一顆顆龍眼宛如珍珠,讓人垂涎欲滴。
當天,福清市供電公司漁溪供電所外勤班班長鄭淑鑫和同事來到建新村,幫助巡檢果園和冷庫的供電線路。“辛苦你們了。快來嘗嘗我家的龍眼。”阮康德摘下一串龍眼遞給兩名供電員工說。現在,龍眼已經成為阮康德家的主要收入來源。
2008年,建新村村兩委集中力量發展龍眼種植業,通過改良將龍眼品種從最初的兩個增加到十幾個,引導村民發展龍眼種植業。
“以往我賣龍眼,要將龍眼挑到漁溪龍眼市場或福清市區去賣。現在快遞能進村了,家家戶戶都通過電商賣龍眼。市場擴大了,龍眼的價格也高了,我們足不出村就能把龍眼銷售到全國各地。”村民阮玨英說。
如今,新建村種植龍眼達2000畝,已成為福清龍眼的核心產區。該村成立了合作社,形成從生產、加工、倉儲、冷鏈、物流、銷售,到產品開發、品牌打造、文化創意、休閑旅游等完整的產業鏈。
福清市供電公司加大配網改造力度,2021年以來,為建新村安裝配電變壓器5臺,新增配變容量1400千伏安。
為了保障龍眼產業發展可靠用電,2023年,福清市供電公司在該村設立了“村網共建”電力便民服務點,通過與村委會建立共管機制,將電力便民服務納入鄉村治理體系,實現供電服務網格與基層政府網格有效融合。“村網共建”電力便民服務點建立后,福清市供電公司通過“一套服務機制、一張服務網絡、一個監督體系”將辦電便民、安全用電、電網建設等工作納入村委會綜合服務范疇,圍繞農村產業發展和村民用電需求開展“辦電便民”“綠電助農”服務活動。
建新村已經以龍眼為媒走出一條產業富村、生態美村、文化興村的致富路,幾年來先后入選省級第三批高級版“綠盈鄉村”、福建省鄉村振興試點示范名單。(陳德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