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約有3700余個行政村、270余萬村民。由于居住相對較為分散,以往村民辦理用電業務時往返供電所費時費力,存在諸多不便。為了讓村民更無憂地享受電力服務,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主動與市區政府、鄉鎮村委會對接,通過黨建引領,以“村網共建”的模式建設電力驛站,將供電服務送進村里,實現村民用電業務“簡單速辦、就近能辦、少跑易辦”。截至2023年年底,國網北京電力已在全市建立178個村級電力驛站,實現全市所有鄉鎮全覆蓋。
“之前我們辦電,要倒兩趟車才能到供電所,就算自己騎電動車去也得20分鐘左右,天一冷真是挺犯怵。自從村里有了電力驛站,串個門兒的工夫就把業務辦了,方便多了!”平谷區西樊各莊村村民王巖享受到了電力驛站的便利。
西樊各莊村電力驛站是國網北京電力建設的首座電力驛站,供電半徑覆蓋周邊十幾公里。電力驛站里配置了虛擬講解觸摸屏、掌上終端等設備,可以滿足日常用電業務辦理、電費繳納、政策咨詢等需求。投運一年多來,西樊各莊村電力驛站已累計為周邊百姓開展用電報裝、政策咨詢等服務200余次,及時解決了大家的用電難題。
“建設電力驛站是一個需要多方參與、協調配合的系統性工程。政府支持、人員配置、服務內容設置、站址選擇都是需要考量的問題。”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營銷部副主任王詵說。
在國家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國網北京電力依托地方政府的支持,建立“村網共建”合作機制,截至2023年底,與鄉鎮政府簽訂合作協議139份,主動將供電服務網格融入基層政府網格管理。
電力驛站一般設置在覆蓋用戶較多、服務半徑較大或有一定影響力的村級便民服務中心,最大限度滿足村民“家門口”辦電的需要。“以門頭溝區為例,轄區內共有供電所7個,所轄198個鄉村,我們統籌考慮交通便利和地理區位等因素,按照‘一鎮一站’原則,設置了10個電力驛站,進一步縮小了供電服務半徑,提升了服務響應效率。”國網北京門頭溝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王進朔介紹。
增加了電力驛站后,國網北京電力從轄區供電所選派能力強、業務素質優的供電服務人員作為電力網格員,每周定期駐村開展電力服務工作,其他時間段線上解決村民訴求。同時,村委會選派工作人員或村級電工作為與電力公司的“聯絡員”,力所能及地協助登記村民用電需求、及時反饋,進一步提升響應速度。據統計,到2023年底,國網北京電力已累計為178名電力網格員和4706名村級電工開展電力業務培訓。
國網北京電力還將電力驛站納入供電所“微中心”服務平臺管理,將村民通過供電服務電話、微信群、智能客服等各類渠道反映的用電訴求,實時生成服務工單,直接派發至所在村電力驛站的電力網格員,提速問題響應。
截至2023年底,電力驛站累計為村民解決充電樁報裝、用電設備檢查、受理新裝業務等用戶訴求2669次,開展用電政策及安全宣傳1251次,聯合開展用電隱患治理等駐點服務1979次,村民用電服務滿意率達99.77%。
2024年,國網北京電力在電力驛站建設的基礎上,計劃再申報41個示范點,推廣電力便民服務二維碼,村民掃碼即可直接聯系電力服務人員,用電服務更加便捷。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王天淇 通訊員 郭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