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縣下洼鎮土壤氣候條件適宜種植花生,今年花生種植面積6.5萬畝。眼下,正是花生收獲的季節,花生收獲以后,下洼鎮的村民們將花生秸稈拉到加工廠,制成可直接燃燒的生物質燃料。
記者在位于該鎮的社旗縣綠水青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看到,廠區內堆滿了花生秸稈,生產車間內,機聲轟鳴,花生秸稈經過機器的粉碎、除雜、壓縮,制成塊狀的新型清潔燃料。社旗縣綠水青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技術員張國顯說:“我們做生物質顆粒主要是用花生殼、玉米秸稈還有木材,用途是造紙、取暖、發電廠用的。”
公司在農業廢棄物高效利用上狠下功夫,堅持綠色、可持續的發展思路,結合生物質燃料的先進技術,摸索出了秸稈高效利用的新方式。
社旗縣綠水青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東垚說:“本公司借助本地大農業優勢,進一步挖掘生物質能源的生態效益,形成一條低碳環保、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生態循環鏈’。每個月生產生物質燃料3000噸,可代替2000噸煤產生的熱值。”
生物質燃料清潔高效,銷路不愁,秸稈收儲量越來越大,農民售賣秸稈的積極性也水漲船高。同時,還為附近村民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村民張世亮在這里已經工作兩年多了,不僅有穩定的收入,還能照顧家庭。
村民張世亮說:“我在這兒干活月收入就是五六千塊錢,離家也近,農忙的時候還能回去干個農活。”
近年來, 下洼鎮采取政府引導、企業牽頭、農戶參與的方式,積極組織秸稈收儲企業做好秸稈離田工作,從源頭杜絕秸稈堆積和焚燒現象。
下洼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副鎮長王榮義:“下洼鎮將繼續堅持把秸稈離田高效利用作為消除秸稈焚燒隱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力爭形成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的長效機制,走出一條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多方共贏的秸稈綜合利用新路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