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港綠色港口建設再傳捷報,風力發電累計突破2億千瓦時大關,可滿足260臺岸橋一年以上的用能需求。
走進天津港,風輪飛轉,光能閃耀,一臺臺挺拔聳立的風機傲然佇立,共同繪就了一幅科技與生態完美融合的壯美畫卷,彰顯了天津港在推動綠色港口建設的堅定決心和顯著成效,也向中國港口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天津港模式”。
截至目前,天津港共投運風力發電機15座,兆瓦級以上光伏電站2座,總裝機容量78MW,年發電能力達1.8億千瓦時,與同等裝機容量的火力發電裝置相比,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5萬噸,節約標煤約5.4萬噸。
今年以來,天津港集團落實“雙碳”部署,堅定“投—建—運”一體化方案和“發—輸—用”全鏈條管理兩條主線,全面推進能源供給清潔化轉型,加快實施港口設備電氣化替代,持續完善能源管控智慧化建設,在津港廣袤大地、百里港灣中留下綠色低碳的奮進足跡。
今年以來,天津港集團持續推動港區新能源發電項目應投盡投、應建盡建,完成南疆港區、國際物流區域共35MW風電項目建設投運。預計“十四五”期間,全港新能源發電系統總裝機容量近140MW,年發電能力超3億千瓦時,新能源項目規模化產業化程度在全國港口保持領先地位。
天津港集團推進岸電、充電樁市場化、智慧化、集約化管理,實現碼頭岸電應建盡建、應接盡接。截至今年三季度,岸電連船已完成677艘次,供電量達到671萬千瓦時,同比增長分別達到59%和31%;建設了涉及焦炭、遠航、匯盛等區域共計150基充電樁,已提供充電服務約7.3萬車次,累計充電量達1300萬千瓦時。后續計劃繼續投建充電樁60余基,推動2024年底港內充電設施儲備超200臺,構建港區高質量充電設施“一張網”。
天津港集團不斷豐富拓展天津港能源智能調控平臺功能,建立了運行中心、安全中心和能源中心,搭建逐級分層能源管理模型,實現全港能源系統集中統一和智慧化管控;將數字化轉型工作與業務轉型發展緊密結合,在新能源、輸配電、岸電、充電樁等領域形成超34萬個基礎業務數據,實現“數字化+能源業務”智能化管控框架模式;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港口運營過程中的碳排放提供數字化信息化支撐。
立足新的起點,天津港集團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錨定“零碳碼頭”“低碳港區”“低碳港口”三步走目標,以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以實際行動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來源:天津港集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