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通訊員:王向麗) 近日,在陜煤石門三期擴建工程施工現場,一場別開生面的“鋼筋模板規范安裝示范教學”正在開展。該公司三期項目部技術部主任康黃輝結合工程實際,為項目團隊詳細講解施工規范和質量控制要點。這種“現場即課堂、案例即教材”的培訓方式,正是該公司創新構建“專業+實戰”人才培養體系的生動縮影。
聚焦工程需求,構建系統化培養體系。面對火電行業轉型升級的新挑戰,陜煤石門公司以三期擴建項目為契機,打破傳統培訓模式,圍繞項目規劃、政府對接、技術攻關、項目管理等關鍵領域,打造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人才培養機制。在項目規劃方面,三期計劃部牽頭制定差異化培訓方案,涵蓋招投標管理、資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流程內容,并通過行業專家授課、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團隊專業能力。“系統化的培訓讓我們對工程管理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工作效率顯著提高。”三期計劃部員工陳湘萍表示。
強化政企協同,提升項目推進效率。為加快項目落地,特別加強了政府對接能力的專項培訓。通過政策解讀、審批流程模擬及實地調研,員工不僅熟悉了法規要求,更掌握了高效溝通的技巧。這種實戰化培訓有效縮短了前期手續辦理周期,增強了周邊群眾對項目建設支持力度,為工程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技術賦能,打造“理論+實踐”雙軌模式。在技術人才培養上,該公司創新采用“移動課堂”模式,將培訓直接搬到施工現場。技術部組織標準規范學習與攻關,安環部開展高風險作業專項演練,并利用VR技術進行安全模擬培訓。“這種沉浸式教學讓抽象的理論變得直觀可操作。”青年技術骨干馬原馳深有感觸。
完善長效機制,夯實人才基礎。為確保培訓成效落地見效,創新構建“雙軌驅動”培養體系,一方面建立階梯式導師制度,實施“傳幫帶”人才孵化計劃;另一方面制定項目專項培訓計劃,保障資源持續投入。通過開展勞動競賽等多元化實踐活動,搭建參建單位與項目管理團隊的深度互動平臺。在定期總結、經驗共享的良性循環中,培養“以乙方視角做甲方管理”“以甲方思維促乙方提升”的跨界思維,全面激發參建團隊內生動力。目前,一批專業技術骨干已成長為項目中堅力量,在優化工藝流程、攻克施工技術難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項目建設效率提升,形成了“培養-實踐-提升”的良性人才生態。
以人才驅動發展,擘畫企業新藍圖。“人才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該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江建鋒表示,“未來我們將深化產教融合,拓展新能源領域人才培養,為打造一流能源企業持續賦能。”
陜煤石門三期擴建工程的人才培養實踐,不僅為傳統火電企業轉型提供了新范式,更彰顯了國有企業“以創新謀發展、以人才促升級”的責任擔當。隨著項目的深入推進,必將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注入持久動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