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聯合動力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重點專項“大型柔性葉片氣動彈性設計關鍵技術”項目,順利通過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組織的綜合績效評價。這標志著項目團隊經過四年的持續攻關,攻克了我國大型柔性葉片氣動彈性設計核心技術瓶頸,構建了首個國產化百米級風電葉片設計、制造、測試、驗證全鏈條閉環技術體系,為集團公司風電高質量發展和我國風電技術進步、產業升級作出了貢獻。
圖為聯合動力設計制造的大型柔性葉片
“大型柔性葉片氣動彈性設計關鍵技術”項目于2020年11月批準立項,獲得中央財政資助經費3621萬元。項目聚焦風電葉片國產化設計軟件卡脖子難題,旨在提升我國風電裝備核心競爭力,推動國家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促進國家能源轉型升級。在項目攻關過程中,團隊成員攻堅克難,開展了大量的技術研究和實踐工作,自主開發了首個國產大型柔性葉片氣動—結構耦合多級多分辨率動態模擬軟件,打破了國外風電設計分析軟件壟斷;搭建了國內首個大型風電葉片顫振的風洞試驗驗證平臺,成功開展旋轉葉片縮比模型顫振試驗,填補行業空白;自主研制了我國首款基于氣彈穩定性的多目標大型柔性葉片設計優化國產軟件平臺,構建了國內首個國產化百米級葉片設計、制造、測試、驗證全鏈條閉環技術體系,實現了0到1的突破;研制和掛機驗證的115米大型柔性葉片,最大風能利用系數0.492,達到行業領先水平。該項目已申請發明專利50項,申請軟著36項,發表論文44篇,培養研究生34人,為我國風電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和人才保障。
該公司始終以科技創新服務國家戰略,圍繞風電核心技術瓶頸開展攻關。研制的智能化7兆瓦-222機型為沙戈荒大基地提供了優選解決方案;開發的全國產化“風鴻”SCADA集控系統,作為集團公司自主可控四大標志性成果報送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等部委,入選集團公司專業化目錄,已批量應用于100余個風電場;全國首個5000米級超高海拔“風光儲一體化”智能微網供暖項目已在西藏聶榮縣康庫村投運;開發的單機構網型儲能產品有效應對電網限電并提升存量資產發電效能,目前已開始小批量推廣,為集團公司風電資產保值增值提供了直接有效的解決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