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發電 > 行業要聞

全國最大“火電+熔鹽”儲能項目主體完工

安徽公司、新能源院發布時間:2025-03-15 00:00:00

3月15日,隨著國家能源集團安徽公司宿州電廠“火電+熔鹽”儲能項目主廠房最后一根鋼梁吊裝完成,這個國內最大規模的“火電+熔鹽”儲能項目主體建設完工,進入設備調試階段。

熔鹽儲熱技術就是利用熔鹽在升溫和降溫過程中的溫差實現熱能存儲,可在電網腰谷時段,火電機組仍在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抽取一部分蒸汽輸送到熔鹽儲罐內進行儲存能量;而在用電高峰和深度調峰時釋放能量。宿州電廠“火電+熔鹽”儲能項目采用390℃高溫和190℃低溫兩個熔鹽儲罐進行儲熱,儲熱主要成分為三元熔鹽,設計儲熱容量為1000兆瓦時。項目建成后,通過主蒸汽、熱再、四抽三路抽汽儲熱技術,實現熱電解耦,解除供熱對機組壓低谷、頂尖峰能力的束縛,在保證最大供熱量的情況下機組調峰能力降低至30%額定發電負荷,當需要頂尖峰100%額定發電負荷運行時,由儲熱系統提供供熱蒸汽可連續供熱4小時,壓低谷30%額定負荷下連續供熱5小時的目標。同時,對外供熱能力達410噸/小時,較原來供熱能力提高了260噸/小時。

宿州電廠地處城市主城區,是典型的城市熱電廠,兩臺裝機35萬千瓦的火電機組肩負著供電和供熱的雙重任務。該廠于2022年啟動“基于熔鹽儲熱的煤電靈活性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應用項目”,同年入選國家首批綠色低碳示范工程,并獲得1億元的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該項目投運后,不僅能解決機組“調峰”與“供熱”之間的矛盾,提高電網穩定性,還有助于消納電廠周邊區域的棄風棄光電量,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有效推動煤電機組向支撐性、調節性電源轉型,促進煤電機組從“電量供應主體”逐步轉變為“電力供應主體”,為新型儲能技術發展開辟新路徑。

經測算,該項目每年可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約1.28億度,折算每年減少3.2萬噸標煤使用量、減少碳排放約8.5萬噸,同時可增加供熱能力220萬噸/年,相當于滿足當地40多家工商業企業用熱需求,對我國能源結構轉型、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全国无码视频中文字幕,无码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69aV,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中文字幕1级乱日 | 思思久久精品视频熟女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人成 | 午夜麻豆视频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乱码页 | 玖玖资源免费国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