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發電 > 各地報道

國能寧夏電力交出電力體制改革4年大考高分答卷

電力網發布時間:2024-07-05 11:33:18  作者:蘆明生 王哲凡

  黃河安瀾沃野千里,賀蘭巍巍氣壯云天。在風光雋秀、山河雄偉的塞上江南,一段由國家能源人譜寫的改革佳話讓回漢兒女的家園愈發蒼翠。2020年6月,隨著黨中央、國務院在區域電力體制改革中的濃墨重筆,國能寧夏電力公司高效整合寧夏區域五大發電集團所屬煤電資源,自此開啟了一段披荊斬棘、開拓進取的創業之路。

  踏山指水胸懷闊,高歌一曲壯志行。面對整合初期的重重困難和高質量發展重任,寧夏電力將廣大員工的思想斗志凝聚在同一面旗幟下,樹立了“一年打基礎、三年上臺階、五年創一流”的目標并為之奮斗。四年來,他們挑戰改革創新“新突破”,勇當能源供應“頂梁柱”,善打經營提效“攻堅戰”,繪就綠色低碳“新底色”,總裝機規模從1954萬千瓦增加到2241.84萬千瓦,年發電量連續兩年突破千億千瓦時,新能源占比由0.5%躍升為13.28%,經營業績從連續虧損到韌性增長,向黨中央、國務院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改革答卷。

  百舸爭流、千帆奮進,走過了崢嶸歲月的寧夏電力人,又在建設世界一流清潔低碳科技領先區域發電企業的征程上邁出了鏗鏘步伐。立足“國家區域發電主力、國能電力產業支柱、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前沿、綜合能源發展典范”四個定位,他們堅持“三量齊抓”,明確“六大路徑”,以拼搏實干、奮楫爭先的姿態跑出了登高問遠的加速度。

  一條心 一股勁

  千軍奮勇打贏“突圍”之戰

  改革,是通向成功和光明的大道,但又注定會遭遇一路的荊棘坎坷。古往今來,唯有勇者敢于改革,唯有智者善于改革,唯有精誠善戰的雄師勁旅,方能在改革的征程上沖破陰霾、直達彼岸。

  2020年,面對西北區域煤價上漲、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煤電企業普遍生產經營困難等因素,在黨中央、國務院主導下,電力央企西北五省區煤電資產整合拉開帷幕。作為國資委中央企業煤電資源區域整合和集團公司區域電力體制改革的“雙試點”單位,國能寧夏電力于2020年6月組建成立,并于當年完成五大發電企業在寧火電企業的劃轉整合。這個因改革而生的企業,總裝機達到1954萬千瓦,火電占自治區統調火電裝機容量的65.4%,一躍成為集團最大的省級電力公司。

  浴火新生的寧夏電力,接管了來自四大發電集團和國家能源集團在寧三家電力企業的36臺火電機組,其中有24臺為運行10年以上機組,20臺為老舊機組。由于長期經營困難、投入不足,寧夏電力所屬電廠普遍存在安全環保基礎薄弱、設備常年失修等問題,各單位發展程度參差不齊,管理機制、部門設置也存在較大差異,員工隊伍思想多元缺失共識。加之公司電力裝機結構性矛盾突出,整體資產高碳化慣性大、依賴性強,新能源占比不到1%,煤電產業又受各種因素影響虧損面巨大,安全、生產、經營各項工作均面臨沉重的壓力和挑戰。這個整合起來的“聯合體”能否在重重圍困中殺出一條血路,很多人為之捏一把汗。

  “我們都是寧夏電力的開創者”,面對來自五湖四海的員工隊伍,寧夏電力為他們賦予了共同的身份。就在成立初期,公司黨委喊響“愛我國家能源、強我寧夏電力”的文化口號,提出“一年打基礎、三年上臺階、五年創一流”的發展目標,深入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通過廣泛開展的思想教育和形勢宣傳,讓員工深刻認識到身份的光榮和使命的艱巨,以飽滿的熱情和充實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

  企業要發展,基礎先打牢。成立之初的寧夏電力,秉持設備可靠性就是最大的經濟性原則,在經營嚴重困難的情況下投入大量資金,堅持徹底的、全面的、根本性、系統性解決設備健康問題,統籌開展機組等級檢修,“一企一策”精準控降非停,組建專項團隊分析解決轉子接地故障、發電機漏氫、風機振動大等頑瘴痼疾,高標準開展煤場封閉,組織8家單位有序推進液氨改尿素項目,安全環保水平、設備可靠性得到質的提升。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2023年度電力行業火電機組能效水平對標結果中,寧夏電力所屬8臺火電機組喜獲1000MW、600MW、300MW級“優勝機組”和供電煤耗、廠用電率指標最優機組等10項榮譽稱號。

  從改革伊始,寧夏電力的發展建設就得到了集團黨組的高度關注,不僅在集團范圍內選派精兵強將組成寧夏電力領導班子,主要領導親自赴寧與自治區黨委、政府溝通協調,全力支持寧夏電力項目建設和資源獲取,推動疆煤進寧順利開展,為寧夏電力打基礎、上臺階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談起四年來的改革記憶,中衛熱電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祁慶寧深有感觸地說道,“改革后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公司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技改和檢修,機組利用小時數大幅提升。機組運行平穩效益增長,讓員工看到了希望,大家的精氣神特別高漲。”

  一體化 一盤棋

  萬人合力唱響強企之歌

  重組的目的是優化提升,改革的目標是創新圖強。四年來發生在寧夏電力的行動和演變,充分詮釋了黨中央、國務院的改革妙筆為一方水土帶來的勃勃生機。

  為加速內部融合,形成握指成拳的協同優勢,寧夏電力按照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單化、表單信息化的管理思路,探索出了“三全”安全管理體系、“五維一體”經營管理體系、全價值鏈指標管控協同作戰體系、燃料管理體系、營銷管理體系、生產管理體系“六大管理工法”,同時加強智能化、信息化建設,為所屬各單位改進短板、提升標準制定出統一的模版和指導,帶動了公司整體管理水平的持續提升。

  通過對寧夏區位優勢、集團發展戰略、自身產業特點等因素的通盤考慮,寧夏電力黨委為企業發展謀劃出清晰的路線圖,積極構建電煤供應、發售電熱、物資聯儲聯備、檢修運維、新能源與煤電發展、人才共享、黨建與生產經營“七個一體化”協同的運營管理新模式,在安全生產上強力管控、治本攻堅,在經營提效上合力創效、成本先行,在綠色發展上盡銳出戰、全力攻關,在隊伍建設上暢通流動、人盡其才,在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發揮出整合效應和協同優勢。大壩電廠黨委書記、董事長田敬元高興地講道:“2024年上半年,我們借助寧夏電力區域一體化優勢,通過靈活深度調峰、兩個細則補償等政策機制創效3280萬元,在同類工程、服務、物資項目集中一體化采購中創效7633萬元,通過優化人力資源配置、人才共享共建實現人力資源創效3200萬元,今年我們有信心打贏扭虧為盈的翻身仗!”

  公司改革重組四年來,寧夏電力裝機規模持續提升,牽頭取得寧夏騰格里沙戈荒1300萬千瓦新能源基地開發權,建成寧東150萬千瓦智慧光伏示范項目,新能源裝機由10萬千瓦增加到297.84萬千瓦,占比由0.5%躍升為13.28%。2024年供熱面積突破1.06億平方米,發電量、供熱量在國家能源集團保供總量中占比均達到10%。2023年,公司歷史性地實現扭虧為盈,扭虧額度、扭虧戶數位居集團第一。這一張張浸透著心血和汗水的成績單,不但初步達到國務院國資委減少同質化競爭、淘汰落后產能、提高設備利用率、減少虧損的改革初衷,也為公司創建一流區域電力企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向一流 向遠方

  眾志成城共創壯美未來

  改革發展,夯實了基礎、煥發了青春,帶著堅強雄健的體魄和昂揚抖擻的精神,意氣風發的國能寧電人又在建設世界一流清潔低碳科技領先區域發電企業的征程上奮發向上、勇毅前行。

  寧夏區域戰略地位突出,區位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是國家能源集團戰略發展要地。作為集團最大省級電力公司,寧夏電力牢記推動集團在寧電力產業戰略發展、加快沙戈荒大型基地項目建設、助力寧夏打造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的歷史重任,緊緊圍繞集團公司“136”發展戰略與企業文化核心價值理念,形成了1346“卓越”戰略體系與“崢流”文化體系,聚焦“建設世界一流清潔低碳科技領先區域發電企業”目標,立足“國家區域發電主力、國能電力產業支柱、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前沿、綜合能源發展典范”四個定位,堅持“存量做強、增量做優、總量做大”,把持續壯大火電、新能源、綜合能源“三大旗艦產業”,大力推進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主要載體,形成黨建立企、科技興企、安全固企、依法治企、人才強企、文化潤企六大發展路徑,激勵公司全體員工以“勇爭先、創一流”的堅毅品格推動高質量發展。

  秉持“一體兩面”的發展理念,寧夏電力以火電為堅強可靠的電力主體,從靈活性、可靠性兩個方面提升火電價值創造能力,在托底保供、調峰調頻中成為重要支撐,勇做集團乃至全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示范引領。2024年4月26日,中衛電廠4×660兆瓦機組擴建工程順利完成主廠房第一方混凝土澆筑,標志著全國最大“沙戈荒”風光基地項目“首批、首座、首臺”調峰電源點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2026年3月四臺機組全部投產后,年發電量達118.8億度,可作為配套調峰電源為“寧湘直流”外送通道提供穩定的電力和電壓支撐,對助力國家“雙碳”目標順利實現、拓展東中西部跨區域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堅持“一主三輔”的發展規劃,寧夏電力充分利用自治區在發展大型光伏基地上得天獨厚的優勢,以大型沙戈荒風光基地為主,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和儲能為輔,在寧夏全域推動新能源規模化發展。同時,依托采煤沉陷區等大型光伏、風電、儲能項目建設,加快構建安全可靠、積極友好、主動支撐電網的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繼國家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寧東200萬千瓦光伏項目全容量投產后,2024年6月28日,國家第二批“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國能靈紹直流配套光伏基地一期100萬千瓦項目成功并網發電,2024年底該項目實現全容量投運后,每年可為浙江提供清潔電能34億千瓦時,年節約標煤約110萬噸,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80萬噸,讓塞上西北“荒漠地”轉身逆變為造福全國的“綠財富”。

  按照“一體多元”發展思路,寧夏電力以發電供熱為主體,打造多產品、多業態、多商業模式、多區域協同的“發電+”綜合能源供應模式。鴛鴦湖公司依托四臺火電機組打造“十供五回”綜合能源體系,可向寧夏寧東新材料化工園區60多家化工企業供應蒸汽、除鹽水、壓縮空氣、綠電等生產要素,在地方經濟發展中起到了“引鳳筑巢”的積極效果。2024年,公司加速建設大壩電廠向銀川智能化集中供熱項目,預計2025年投運,這是國內首次開展“網源站荷儲”一體化建設的供熱工程,項目的成功實施將為“雙碳”背景下的我國北方城鎮供熱開辟出一條新的低碳發展之路,也為新型電力系統中的火電廠運行開創出全新模式。

  在上臺階、創一流的奮斗過程中,科技創新是寧電人攻堅克難最為鋒利的武器。改革重組后,寧夏電力設置科技管理部門,立足煤電、化工、供熱及新能源四大板塊,確定清潔高效靈活燃煤發電技術、可再生能源與儲能技術等八大研究方向,同華為、中國電信、華北電力大學等開展戰略合作,大功率磁懸浮飛輪儲能及火儲聯合調頻關鍵技術、裝備與工程應用,寧夏區域電力交易組合與機組集群靈活性協調優化技術及系統研究,區域大型光伏電站智能控制一體化系統研究和示范應用先后被鑒定為國際領先。為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寧夏電力貫徹落實集團“三緊三非”科技創新工作路徑,在煤電清潔高效利用、新能源及先進儲能、長距離智能供熱、智慧化工、綜合能源供應及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等方面進一步發力,重點攻關新型儲能、虛擬電廠、“東數西算”等前沿技術,加快新能源區域集控系統的高階應用融合及騰格里沙戈荒智能管控平臺研究,讓高質量發展的勢頭更強、后勁更足。

  奮斗的歲月,每一寸光陰都值得銘記;美好的未來,每一次收獲都令人憧憬。經過四年的耕耘奮斗,寧夏電力走出了泥濘、甩開了霧霾,用智慧和汗水鋪就出高質量發展的康莊大道,將重組初期的整合規模優勢一步步轉化為發展優勢、管理優勢與效益優勢。走向未來,寧夏電力以“卓越”戰略為引領,以“崢流”文化為根脈,按照“火電支撐、風光擴綠、戰新引領、一體融合”的發展思路,集眾智、聚合力,到“十四五”末總裝機規模將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將“再造一個更高質量的寧夏電力”的藍圖變為現實,讓磅礴巍峨的賀蘭山脈更顯俊逸,讓蓬勃浩蕩的九曲黃河更添豪邁!( 蘆明生 王哲凡)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全国无码视频中文字幕,无码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69aV,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日韩一级在线播放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在线观看非常黄的永久网站 | 亚洲欧美偷拍五月天 | 在线观看国产视频啊啊啊舔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