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上海,站穩周邊,推進海外,打造西部規模化清潔能源大基地。
無論是零下6攝氏度的杭州灣畔,還是兩次7.8級大地震后的土耳其,在國內外能源保供的第一線,都有國家電投上海電力(簡稱“上海電力”)的身影。
今年以來,上海電力全體員工戰高溫、斗臺風、迎寒潮,各大電廠全力以赴應發盡發、參與頂峰調峰,多措并舉落實各項安全生產和保電任務。同時,扎實開展“開源節流”專項行動,上下聯動深挖經營潛力,經營業績同比大幅增長。此外,上海電力綠色轉型勢頭境內境外齊頭并進,新能源核準、開工、投產均創下了歷年之最……
上海電力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以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為己任,大力推進“深耕上海,站穩周邊,推進海外,打造西部規模化清潔能源大基地”“六大拼圖”等戰略思路落實落地,扎實抓好安全生產和能源保供,大力開拓國內境外綠色低碳市場,經營業績、企業形象持續提升,呈現出“重塑新形象、再鑄新輝煌”的良好勢頭。
打造保供“優才鐵軍”
近段時間,全國多地寒潮來襲,開啟“速凍”模式,為能源保供帶來嚴峻挑戰。上海電力堅決扛起保供責任,用心守護萬家燈火。
在杭州灣畔,體感溫度已逼近零下6攝氏度。漕涇電廠檢修人員正開展磨煤機設備防寒防凍、防泄漏檢查,確保寒潮期間2臺1000MW機組滿負荷安全穩定運行;凌晨1點,漕涇熱電的集控值班員仍在做好11號余熱鍋爐的防寒防凍措施,以保障設備在低溫下的穩定運行;海風呼嘯的寒夜,長興島電廠的CCUS(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運行人員認真檢查儲罐液位和保溫,全力做好二氧化碳保供工作……
不僅是寒冬臘月,迎峰度夏之時,上海電力也始終扛起高溫保電責任,堅持以“三鐵”反“三違”,全面落實保供機制,全力以赴增產增供,確保能源穩定供應。
今年入夏以后,上海社會用電量持續飆升。上海電力通過建設綜合智慧零碳電廠,創新保供新模式,多次成功參與上海電網需求側響應,有力提高了電網的頂峰能力。
據介紹,上海電力建設的綜合智慧零碳電廠,簡而言之是基于大數據特征的“虛擬電廠”,是一個集源、網、荷、儲、充元素為一體的智慧能源管理平臺,通過聚合分散的用戶側資源,形成電網末端的毛細血管,并與電網主動脈打通,有力支撐電網的安全、穩定、高效、經濟運行。在功能方面,由于分別實現與電網需求側響應平臺和電網調度平臺實時對接,成為上海首個同時具備自動調頻和調峰的虛擬電廠。截至目前,上海電力零碳電廠已形成規模14萬千瓦、頂峰能力16萬千瓦。
無論是嚴寒酷暑的電力保供、還是一體化智慧能源的建設,上海電力深刻體會到“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因此,上海電力黨委直指產業工人隊伍結構性矛盾,全面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走深走實。
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過程中,通過抓好“五帶”,用好調查研究“傳家寶”,摸清真實情況,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大力推動檢修改革、新能源改革,重塑技術監督體系,規范業務外包管理等工作,發布了《“三基”標準手冊》《班組建設提升專項行動方案》等制度,尤其是全面推廣火電自主檢修,著力打造南北檢修基地、燃機檢修基地等舉措,推動火電從“運管型”向“運管維檢一體化”轉變。據悉,2023年上海電力高質量完成3臺次A修、15臺次C修,全部實現修后全優;在機組非停方面,上海電力2023年僅發生1次,同比大幅減少10次。
比如,緊扣基層亟需解決的技術技能人才緊缺問題,舉辦第二屆“春申杯”技能大賽,15人被授予公司“首席技術能手”稱號,其中4位獲得第一名的選手破格提拔為部門副主任,其他11人享受部門中層副職待遇;13位外委員工被錄用為正式員工。11月下旬通過專項嚴格選拔,轉正41位技術過硬的外委員工,進一步充實一線技能隊伍。開展“十大杰出青年”、首屆上海電力勞模評選以及舉辦高手論壇等工作,切實發揮典型引路作用。
同時,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加強了迎峰度夏期間對職工的關心關愛。領導班子完成一線慰問全覆蓋,開展迎峰度夏勞動保護檢查、專項劃撥防暑降溫補貼等舉措,切實保護好員工的身心健康。
上海電力相關負責人表示,只有“為人圓夢、為企選才”的價值導向深入人心,有效促使優秀技能人才不斷涌現,才能推動各類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
實現國資保值穩增
多年以來,上海電力不斷通過開源節流、打造效益優勢等方式,從一家傳統的央企在滬企業蝶變成為一家資產優良、管理先進、經營穩定、盈利良好的現代化上市公司,持續研發先進能源技術,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上海電力高度重視生產技術管理工作,深入開展能效對標,堅持把節能降耗、提質增效作為重點工作任務,通過加強精細化管理,不斷優化設備運行方式,提升能效指標水平,連年在全國機組能效對標競賽中獲得佳績。在今年中電聯發布的電力行業光伏運行指標對標結果中,上海漕涇光伏電站等一批場站被評為AAAAA級場站;在中電聯全國煤電機組能效對標中,田集電廠四臺機組均獲優勝機組稱號,其中2號、4號機組被評為AAAAA級機組。
11月30日,遠在海外的上海電力土耳其公司也傳來喜訊——胡努特魯電廠(2×660MW)年度累計發電量突破100億千瓦時,完成全年計劃的111%,負荷率高達96.77%,預計全年利用小時超8000小時,當年打破土耳其所有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歷史紀錄。
土耳其胡努特魯電廠
據悉,胡努特魯電廠作為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土耳其“中間走廊”戰略的重點對接項目,也是中土兩國建交以來中資企業在土耳其最大的直接投資項目,依靠優異的建設質量和過硬的管理基礎,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成為了上海電力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一張名片。在今年2月6日土耳其發生連續強震后,胡努特魯電廠勇挑重擔,始終保持了機組的穩定運行,成為當地唯一保持連續運行至今的發電廠,為當地能源保供發揮了“頂梁柱”作用。“震不垮的擔當”胡努特魯電廠成了“網紅”電廠,全網相關報道閱讀量、視頻播放量超過7億次,該廠作為國家電投唯一項目入選央視《“一帶一路”ESG行動報告》十大案例。
上海電力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以來,上海電力通過扎實開展“開源節流”專項行動,上下聯動深挖經營潛力,預計全年發電552億千瓦時,同比上升19%,展現了良好的經營增長勢頭。
公司經營業績創新高的背后,上海電力領導班子成員結合主題教育開展調研17次,收集意見建議46條,提出解決措施50項,已完成整改48項,確定長效機制8項。同時緊盯重大經營問題,公司主要負責同志多次帶隊調研重點治虧單位,科學制定“一廠一策”治虧方案,同比整體減虧超過15億元,為效益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聚力綠色低碳發展
在全球低碳轉型的大背景下,綠色能源結構正經歷大調整,綠色清潔能源迅速崛起,上海電力瞄準綠色發展窗口期,在國內外低碳市場中全力搶占先機。
今年以來,上海電力在低碳轉型過程中已實現三大新突破:
一是新能源核準、開工、投產均創同期歷史新高。上海電力圍繞“3060”目標、新型能源體系建設、能源“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等關于能源轉型的重要論述,以新能源為主要發力點,優化體制機制,境內境外齊頭并進,扎實推動新能源發展。整合成立覆蓋全國的10家省域公司,組建技術、概預算、法律風控3個專項小組,出臺《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新能源項目并購風險管理指引》《新能源項目合作開發風險管理指引》和《境外新能源項目并購風險管理指引》等系列規定,建立法律、合規、風險、內控協同運作體系,制定班子成員分頭負責發展區域、建立發展單位排名亮相機制、每月召開新能源發布會等工作機制,新能源得到了快速發展。2023年新能源核準、開工、投產容量均創下了歷年之最。
二是優質火電健康發展。閔行燃機745MW(H級)機組一次通過“168”試運,高質量投產,該燃機作為在我國首屆進博會上成功引進的全球首臺套GT36-S5型H級重型燃機,聯合循環整體效率超過62%,最高出力達750MW,對于保障上海用能安全、優化上海地區能源結構、促進我國重型燃機技術進步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漕涇二期9月份率先在上海獲得核準,外高橋擴容量替代項目也已具備核準條件。
三是新興產業快速推進。上海化工區驛藍加氫站完成股權交割,湖南華容100MW/200MWh儲能項目全容量并網,實現了氫能、儲能“零突破”。首個“雪炭N行動”項目即甘肅隴南兩當縣50MW分布式光伏項目實現開工,智慧惠民農展館項目成功并網。長興島電廠CCUS項目一期實現商運并完成性能試驗,累計供應二氧化碳3.8萬噸,項目成功入選國家發改委2023年首批污染治理和節能減碳專項,并獲得“能源互聯網最佳實踐案例”“上市公司ESG最佳實踐案例”等榮譽稱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匈牙利Victor 13.2萬千瓦光伏項目全容量并網,日本山口巖國、土耳其胡努特魯混合電站、馬耳他等多個新能源項目實現投產,國際化指數18.3%。
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之下,上海電力啟動胡努特魯電廠項目。從項目誕生之初就采用先進的燃煤發電技術、高抗震結構體系以及“煙塔合一”等節能環保創新技術,還利用廠區屋頂、空地、邊坡等建設混合電站,目前一期2.1萬千瓦、二期2.5萬千瓦光伏項目已實現全容量投產,是該國裝機容量最大的混合電站項目,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2.3萬噸,減少污染物排放約6.2萬噸,形成了“火電+新能源”融合式發展的新路徑。
同一年,上海電力開始投資參股馬耳他能源公司,助力馬耳他從重油到天然氣發電的變革,當地用戶電價下降25%。同時,雙方發揮互補優勢,共同開發東道國及黑山、匈牙利等第三方市場,為歐洲能源轉型貢獻了力量。該合作項目入選國家發改委“中歐綠色低碳發展合作典型案例”。
今年,上海電力積極推進在中東歐的發展。匈牙利Victor 132MW光伏項目已于2023年11月全容量并網,每年可節約標準煤4.2萬噸,二氧化碳減排10.9萬噸,具有良好的生態環保效應。此外,匈牙利Tokaj 197MW光伏項目正在建設中,將于2024年實現并網,上海電力將于2024年成為匈牙利排名前三的新能源供應商。
匈牙利Victor132兆瓦光伏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
11月30日,上海電力日本茨城縣筑波市原醫院綜合智慧零碳電廠項目順利開工,該項目包含“源”“荷”“儲”三種元素,分別對應分布式光伏、醫院大樓可調負荷及充電樁、儲能等配套設施,并就地部署了能源管理系統管控平臺,這也是國家電投在發達國別綜合智慧零碳電廠“零”的突破。
“上海電力將堅持境內境外兩線發力,以集中式、大基地項目為重點,積極搶抓新能源項目資源,同時聚焦‘一帶一路’倡議,力爭新國別新項目開發再獲突破。”該公司負責人表示,上海電力還將高質量抓好漕涇二期、外高橋擴容量替代項目四臺百萬千瓦火電機組建設,加快氫能、儲能、綠電轉化、CCUS、零碳電廠等項目開發,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綠色生態典型項目和示范場景,積極培育發展新動能。
展望未來,上海電力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堅持胸懷“國之大者”,堅決扛起央企責任,以“質量全面提升、發展全面提速”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上海市“五個中心”建設、加快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主動擔當作為,貢獻“上電力量”。
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查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