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國家能源局華東監管局、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華東分部共同召開長三角電力市場暨省市間電力互濟交易啟動會,推出6個交易品種,推動構建“電力互濟、錯峰互補、容量互備、供需互動”的省市間電力互濟市場化機制。
自1月長三角電力市場建設啟動以來,國網華東分部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的領導下,積極配合國家能源局華東監管局和相關地方政府部門,秉承團結治網優良傳統,在“統一市場、兩級運作”框架下,會同各省(直轄市)政府有關部門、發電企業等協同推進長三角電力市場建設。
此次新增的富余需求側資源互濟交易、富余新能源消納互濟交易,可在迎峰度夏期間充分挖掘華東電網區域內發用兩側資源,進一步提升長三角電力保障供應和新能源電量消納能力。華東網內抽水蓄能電力互濟交易也正在探索構建中,將推動網內抽水蓄能電站的富余調峰能力參與省間市場交易。除上述新增的3個交易品種,國網華東分部還持續深化原有的3個交易品種。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市場交易三部市場交易處處長吳敏介紹:“我們持續完善富余發電資源跨省互濟交易機制,截至6月30日,今年共組織跨省中長期交易93筆,成交電量1562.62億千瓦時。我們不斷完善常態化跨省綠色電力交易機制,7月份達成安徽送上海綠電交易0.23億千瓦時,最大電力25萬千瓦。”
國網華東分部還通過完善華東備用和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機制保障電力有序供應,穩定區內市場價格水平,提升新能源電量消納能力。國網華東分部調度控制中心調度計劃(現貨市場)處副處長滕曉畢介紹:“華東備用和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已分別于4月4日、5月28日由日前擴展至日內。截至6月30日,今年備用輔助服務市場共啟動132次,總成交電量16.34億千瓦時,最大支援省(直轄市)高峰保供電力402萬千瓦;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共啟動97次,總成交電量8.74億千瓦時,最大提升新能源電量消納能力700萬千瓦。”(沈樞 黃艷蓓 顧靜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