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一條64K國際專線開通,這成為中國開啟互聯網時代的標志。2024年,中國互聯網邁入而立之年。30年來,中國互聯網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并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發展道路。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 圖片來源:中國互聯網協會
工信部統計顯示,目前中國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并擁有全球最多的網民和移動互聯網用戶,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數字經濟規模位居全球第二。
“當前,全行業要從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使命中把握發展方位,深刻認識互聯網是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重要力量,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作用,不斷拓展互聯網發展新空間,打造競爭新優勢。”在2024(第二十三屆)中國互聯網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指出。
在中國互聯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的同時,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也成為國際社會的一項重要共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科學指引下,中國互聯網發展不斷開創新局面,信息技術創新空前活躍,互聯網應用蓬勃發展,多項關鍵指標位居全球第一,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以互聯網基礎設施發展為例,近年來互聯網基礎設施快速向偏遠農村延伸,目前我國現有行政村已實現了“村村通寬帶”,5G網絡覆蓋所有地級市城區、縣城城區,實現“縣縣通5G”。
截至2023年12月,我國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達到66.5%,全國農村寬帶用戶總數達1.92億戶,農村網民規模達3.26億人。
趙志國表示,站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要加快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堅定發展信心,增強憂患意識,樹牢底線思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互聯網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譜寫網絡強國建設新篇章。
對此,趙志國提出了四點思考。
一是聚焦強基固本,優化升級新型基礎設施,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穩步推進5G、千兆光網建設,統籌推進5G-A演進升級和6G研發創新。
他建議,當前要優化算力基礎設施布局,引導東西部算力協同發展,推動算力資源多元化供給,提升算力資源調度水平,持續發力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同時要加快國際通信設施、衛星互聯網等建設發展,提升國際網絡、空間網絡通達服務能力。
二是聚焦創新引領,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去年以來,新質生產力的提出受到各方關注。趙志國認為,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下定決心、保持恒心、找準重心,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此外,還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領軍企業的龍頭作用,引導更多人才、資金、技術等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加快推進人工智能、下一代互聯網、量子科技等前沿技術攻關突破和成果轉化。“要實施新賽道培育行動,推動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持續增強創新發展活力”。趙志國說。
三是聚焦數實融合,深度賦能新型工業化。
在聚焦數實融合方面,趙志國指出,要深入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持續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傳統產業“智改數轉網聯”。
同時,還要全力推動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和規模化應用,深入實施標識“貫通”行動,加快建設“5G工廠”,打造“5G+工業互聯網”升級版,并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支撐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四是聚焦環境優化,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
要持續深化行業管理改革創新,推動行業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促進創新要素有序流動和合理配置。
趙志國表示,要著力推進網絡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推進建設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促進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循環,更加緊密融入全球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與世界共享數字化發展紅利。(中國經營報 記者 杜麗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