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儲能 > 動態

海博思創勇闖科創板,透過業績看儲能龍頭的硬科技實力

鈦媒體APP發布時間:2024-10-17 15:11:31

  存糧備荒,聚熱御寒,從數千年前的先民開始,人類就在探索規模化的能量儲存。到近年,隨著全球新舊能源切換加速,儲能發展如火如荼。然而,“硬幣的另一面”是,在政策刺激、資本加注下,儲能賽道未成熟先“擁擠”,競爭漸趨激烈。

(來源:海博思創供圖)

  群雄逐鹿的格局中,比拼越激烈,越見企業真章。10月17日上會的北京海博思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博思創”)即是新型儲能行業的代表性企業,見證行業從萌芽到蓬勃,然任行業風云變幻,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率仍高達188.67%。

  復盤來看,海博思創的高增長縱然有儲能需求旺盛的行業推動,但更多還在其根植于基因中對技術的極致追求。如今,公司擬以硬科技實力登陸科創板,意在借力資本市場持續加碼數智儲能技術,為儲能電站的投資與運營創造更大價值。

  實際上,儲能獨角獸海博思創的IPO不僅僅關乎一家企業的再下一城,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儲能行業發展規律——那些始終篤定創新的“技術派”,不僅能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活下來,大概率還將在可預見的景氣未來與行業“頂峰相見”。

  站上風口的“技術派”

  儲能即能量存儲,是指通過一種介質或者設備,把一種能量形式用同一種或者轉換成另一種能量形式存儲起來,基于未來應用需要以特定能量形式釋放出來的循環過程。狹義地講,儲能特指電能的存儲。

  過去的幾十年里,儲能已經得以應用,傳統技術包括蓄電池、壓縮空氣儲能等,但始終存在能量密度低、效率不高等問題。為克服傳統儲能的局限性,新型儲能技術應運而生,電化學儲能發展尤甚。尤其近幾年,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和“雙碳”目標的推進,儲能作為可再生能源并網的關鍵環節,既能平衡電網波動,又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根據《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4》,2023年,全球新型儲能累計裝機量達91.3GW,相比2022年增長100%,新增裝機量已經連續4年實現翻倍增長。

  聚焦國內,自2021年《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及2022年《“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提出,疊加各省市層面儲能規劃陸續出臺,儲能市場增長更加迅猛。截至2023年底,國內新型儲能累計裝機量達31.4GW,新增裝機量已連續5年實現翻倍增長。今年上半年,電化學儲能投運規模已達8GW/16.7GWh,超過去年總裝機水平。

  新型儲能蓬勃,海博思創崛起。

  2011年,畢業于清華大學機電系、后于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博士學位的張劍輝拉上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NS)的老同事錢昊、舒鵬回國創業,海博思創就此誕生。

  “我們最初創業的時候,國內的路上都沒幾輛電動汽車,更不用說儲能市場了。”談到公司的初創,張劍輝說,彼時出于專業的敏感性,也得益于在美國工作期間所積累的對全球市場趨勢的認知,我們已經隱約預感到儲能這個賽道數年之后的“滾燙”,“新能源會是我們未來的事業”。

  基于創始團隊的專業背景,創業初期的幾年,公司一直在進行儲能相關技術的研發和積累,2018年開始進入儲能商業化探索階段。

  2021年之后,儲能行業按下加速鍵,早早布局的“技術派”海博思創順勢站上風口。憑借多年的技術沉淀,公司于行業爆發期快速崛起,連續中標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央企的多個變電站儲能項目,并獨立完成了多個大型獨立儲能項目,持續占領行業領先地位。

(山東濟南黃臺儲能電站,來源:海博思創供圖)

  根據 CNESA 統計,海博思創在2022年度、2021年度國內市場儲能系統出貨量排行榜中排名首位。2023年,在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其儲能系統出貨量依舊穩定增長。

  業績是最好的佐證。2021年-2023年,海博思創分別實現營收8.38億元、26.26億元、69.82億元,同比增長126.25%、213.40%、165.89%;歸母凈利潤1126.05萬元、1.77億元和5.78億元,同比增長413.46%、1474.23%和226.13%。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歸母凈利潤再錄得36.87億元和2.82億元。

(海博思創業績增長情況,來源:wind)

  核心技術鍛造價值

  行業爆發時業績增長尚在情理之中,但隨著儲能賽道格局生變,海博思創依然保持向上。憑什么?

  要回答這一命題,還要回到儲能產品本身。

  儲能電池系統由電池組(BA)、電池管理系統(BMS)、熱管理系統(溫控模塊)、消防系統(消防模塊)等設備構成,系統集成要在掌握這些零部件核心技術的基礎上,開展系統化的設計。換句話說,儲能系統不是設備的簡單堆砌,而是要把設備組合起來,產生1+1>2的效果。

(來源:海博思創招股書)

  海博思創作為較早布局的電化學儲能系統解決方案與技術服務提供商,主要涉及集成環節,其生產儲能系統所需的關鍵部件BMS、EMS、功率協調控制器、云平臺均為自主研發生產,且已于2024年四季度實現組串式PCS產品的自研自產。

  與此同時,公司已在儲能系統的各個關鍵技術節點進行布局,涵蓋電池、電力電子、大規模集成電路、嵌入式系統、算法、機械結構和熱力學、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多個技術領域和交叉學科的研發能力體系,覆蓋從電芯應用到電池系統、到整站設計、到工程調試及運維服務的整個儲能系統產業鏈。

  眾所周知,安全問題一直是制約儲能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大的隱患來自儲能電池。以海博思創為例,其目前建設的最大儲能電站可存儲超100萬度電,集成120萬顆電池,規模大、控制難度高。且隨著儲能市場的爆發,入局者眾,供應商集中、同質化嚴重等問題導致價格競爭日益激烈。

  這意味著,儲能系統的關鍵技術核心是解決電芯和功率的一致性問題,進而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實現儲能系統的經濟性最大化。

  面對行業現狀和突破難題,以技術立命的海博思創積極尋找突破方向——通過深度定制化研發提升儲能系統整體性能,擺在第一位的即是高安全電芯定制化。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電池管理芯片是車規級設計,并不完全適用于儲能系統的特殊需求,且國內儲能行業在電池管理芯片上對國際廠商的依賴較大,技術受制于人。為應對這種“卡脖子”問題,海博思創加大了自主研發芯片的投入,圍繞耐壓等級、可靠性、高精度、低功耗進行定制化儲能芯片研發,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解決現有瓶頸,助力儲能行業的全面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公司實驗測試中心,來源:海博思創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儲能系統安全領域,公司早早聯合商業伙伴共同開展半固態/固態電池研究,從2022年推出的HyperSafe系列本質安全固態電池儲能系統,到2023年獲得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創新一等獎的“本質安全長壽命固態鋰離子儲能電池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再到2024年“安全應急小屋”的市場化應用,公司不斷推動固態/半固態電池技術在儲能領域的商業化發展,實現從傳統被動安全到主動安全抑制,根本上消除電芯安全事故風險,為未來儲能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新選擇。

  基于核心技術的疊加,海博思創的電池管理和系統集成技術可以保障電池電量一致性偏差在3%以內,電池健康度估算誤差≤3%,電池溫控一致性≤3℃,均遠領先于行業平均水平。

  當然,核心技術鍛造價值的背后,是自帶科創基因的海博思創多年來持續押注研發的結果,這也是其如今勇闖科創板的底氣。

  數據顯示,2021年-2023年、2024H1,公司研發費用分別達到5593.78萬元、9410.02萬元、1.79億元和1.17億元。截至2023年末,公司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例高達31.01%。

  “儲能+AI”引領儲能3.0時代

  儲能市場發展迅速,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隨著大容量與長時儲能需求的增加,儲能項目規模由MWh級向GWh級躍升。疊加電力市場化改革促進了儲能應用場景的多樣化,要求儲能系統更加靈活經濟,投資運營收益持續提升。

  海博思創以實績證明,儲能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從來不是盲目追求市場份額的價格比拼,而是對行業變化的前瞻、對客戶需求的洞察和硬科技實力的對決。

  針對新能源大基地等對大容量儲能產品的需求,海博思創推出了5MWh儲能系統產品HyperBlock III,采用新一代的高容量磷酸鐵鋰 314Ah電芯,系統集成化程度高,具有高能量密度、低LCOS、安全可靠、長壽命、智能高效等特點。

  在工商業市場,公司又研發了液冷戶外柜產品HyperCube系列,憑借其極致安全、智能高效、部署靈活的特性,以及在多個項目的應用落地,該產品已成為國內工商業儲能市場的主流明星產品。

  面對新能源車充電、安全應急、通信基站等行業市場,海博思創還開發了充儲一體機、光儲一體機等全系列產品,全面滿足客戶對于各類場景的應用需求。

  在上個月舉辦的第三屆EESA儲能展上,海博思創發布了全新的構網型高壓級聯儲能解決方案,基于全棧自研的構網型430kW PCS,公司實現了技術方面的全新突破,能夠使變流器模仿同步機動態特性,提供等效的電網主動支撐。

  同時,推出了全新的充儲全場景解決方案,并對該方案的主力產品充儲一體機做了全新升級,最新一代產品HyperCube ProⅡ較上一代優勢更為明顯。從性能上來看,產品的儲電量由69.12kWh提升至100kWh,單臺充電樁儲能容量支撐能力提升了35%。

  當下,隨著人工智能的蓬勃,“AI+”正在各行各業掀起變革,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和實現超越的“法寶”。9月初召開的2024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儲能+ AI”已成行業共識。

  “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數據分析技術,可以提升電站的資產價值。”早在去年的公開活動中,張劍輝就曾提到,儲能系統的集成經歷了從1.0時代到2.0、再到3.0的過程,如今的儲能系統集成早已不是簡單的硬件連接,而是更加突出軟件的能力,需要在各種不同技術和海量數據的基礎上,進行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分析。

  如是所言,海博思創率先布局儲能系統的全生命周期數智化賦能,是首批將AI與大數據應用于儲能領域的廠商,其再一次以行業先行者之資,引領和推動行業向前。

  在數智化背景下,海博思創不斷升級完善數智化解決方案,打通全流程數據,實現儲能產品全生命周期數據可追溯,并進行數字化指標評價,展開多應用場景分析和工況算法自適應調節,用數字化技術助力產品優化設計、提升電站運維服務效率。

  海博AI以從全局到全細節的體系化數字建模,從全過程到全時刻的系統化智能基座,守護電站安全、提高運維效率、提升電站性能、延長使用壽命,賦能儲能電站全生命周期價值。

  另外,公司的制造基地也建立了智能化生產體系,實現了從電芯自動上線、OCV 檢測、全自動成組、激光焊接CCD檢查、模組自動測試等全流程的自動化智能制造,具備高效、便捷、豐富、可靠的產品交付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此番IPO,公司將繼續加碼研發和AI,擬分別使用募資1.64億元和1.22億元投向儲能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數字智能化實驗室建設項目,劍指更廣闊的未來。

  據CNESA 預測,在保守場景下,2027年新型儲能累計規模將達到97.0GW,2023-2027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49.3%;理想場景下,預計2027年新型儲能累計規模將達到138.4GW,2023-2027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60.3%。

  “國內大儲行業是伴隨新能源快速發展而崛起,當前新能源已具備較大規模,對于儲能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國內大儲行業處于快速成長的初期階段;儲能是電力穩定運行的保障,隨著儲能商業化成熟度的提升,技術與品牌壁壘將明顯提升,龍頭企業有望獲得長期的增長。”海通證券研報指出,頭部儲能集成企業通過規模化可實現一定的成本優勢,從而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建議重點關注包括海博思創在內的頭部企業。(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全国无码视频中文字幕,无码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69aV,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小说偷拍 | 日韩欧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va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登录 | 亚洲永久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综合 |